在百般聊賴卻又壓力甚大的趕論文中,
閒逛了幾個朋友的網誌或部落格,
發現大家都很會寫寫,寫些什麼。
很喜歡看別人的隨筆,
尤其是寫些心情,
能夠看到原來內心的掙扎與對話,
有時候是展現不出在當時或者我所能看到的表面的。
也喜歡看到別人寫的一些富有詩意的句子,
那種經過濃縮的情感與抒發,
散發著一股哲理的幽香。

看著別人的書寫,
赫然想起,
已經多久,我沒有寫過什麼隨筆了,
也許是我將書寫看的太凝重,
也有可能,
要將感覺組織成文字的過程,我嫌繁縟,
又或者,有太多的感覺,卻不想完全讓別人知道,
篩選哪些落筆的過程,將耗費太多心力。

我文筆向來不差,
但是,最近的隨筆,越來越有流於流水帳的趨勢,
可說是品質每下愈況。
總是該為自己找些理由的吧?!
一是因為半年來,
雕琢一篇近九萬字的論文,
對於書寫文字的慾望早已降低,
所有寫文章的邏輯與心神,
早已奉獻在這件事情上面,
我的隨筆,漸漸地也就慘不忍睹了.....
二是在學生時代即將終結的此時,
我所想記錄的,
都是瑣碎的細節,
就像紀錄片一樣,
寫的人即使有心,看的人卻未必懂,
看的懂得也未必能欣賞。
我龜毛地要求文字能展現細節,
以便場景與事物的再現,
然而看起來卻都像是雞毛蒜皮的喃喃自語~
三是也許日子過的太平順了,也太平常了,
這是我從小以來的夢想,
然而,
在這種平凡安逸的日子裡,
我的感覺與書寫便日趨麻痺,
終至停止運轉,
好處是,看到附鐘旁的紅色鳳凰花,
會驚豔它火紅的美麗,
而不會聯想起即將畢業的離別哀戚。

即便我的詩意不再氾濫,
但,
對於純粹地欣賞美的質感,
似乎有了新的境界。
音樂自律論與他律論永遠辯得不明,
那,在人欣賞美的時刻,究竟是欣賞表面還是隱喻的背後?
這是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又是山的過程嗎?

要開始學習,
如何隨意書寫,
體會隨意揮灑的美與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yycyy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