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農》篠田節子

一個即將踏入40歲的女子,
是一個成功的音樂老師、
有一個好丈夫、
一個乖巧的孩子,
在感覺相當滿足的生活裡,
突然間,
收到20歲時初戀情人的遺物,
是一卷錄著巴哈的賦格藝術中「卡農」的錄音帶。
已自殺的初戀情人的影像,
也隨著錄音帶中的樂音,
不停地浮現,
且出現了靈異事件。

逼使女主角深入探究
舊情人這幾十年來的日子以及自殺的意圖,
同時也漸漸回憶起20歲時自己對音樂藝術熱情的過程。

透過懸疑和超自然的情結,
作者似乎告訴讀者,
回憶與探究自己的過往,
其實是陰鬱而陰鬱的。
在探索的過程當中,
必須真誠的揭露目前的自己,
目前為止認為是美好的事情,
滿足的現狀,
很可能是自己長久以來放棄了初衷,
而一再折衷和自欺欺人 才得到的。


這本書因為懸疑的過程,
和對於內心的空虛及自我剖白,
又夾雜著年輕時代的回憶,
以及現下生活的忙碌.滿足及無奈,
雖然我沒有到女主角那個年紀,
但是已經開始感覺到青春的逝去,
也感受到即使不願意,
還是得往前走,
走過人生一段段的旅程,
偶爾回首青澀的歲月,
也發現記錄下來的,
通常是美好的時光,
是否人總是下意識地將錯誤和痛楚掩藏,
埋藏在心底的角落,
無意再揭開瘡疤,
讓傷口一再的撕裂,
但是,
傷痛究竟有沒有真的復元?
還是成了膿,
躲在狀似完好的新皮膚之下?
影響了往後的一步步決定。

---以下從"讀書報告"變成"碎碎念"---
大概維持這個狀態有三四年了吧!
一直覺得自己很幸福,
沒有什麼煩憂,
生活不斷地向前,
卻是做著自己也不知道到底喜不喜歡的事,
說到這,
女主角是幸運的,也是不幸的,
畢竟她知道自己想成為演奏家,
我呢?
卻一直做著自己也不知道到底喜不喜歡的事。

每當有人問我,
學音樂好不好?
我好難回答。
或有人問我,
當老師好不好?
我也很難回答,
到後來,我也只能說:[沒什麼好!也沒什麼不好!!]
有人因此覺得我好冷淡,好敷衍,
但是對我來說,真的是這樣!!

學音樂這件事,
讓我人生有十幾年的光陰,
不斷地受到挫敗,重傷,連帶失去了自信,
我努力地追求,
卻發現,沒有天份,沒有熱情,真的成不了大事,
台灣的音樂"資優"教育走的是演奏路線,
演奏家--追求的是頂尖,沒有頂尖,大概什麼也不是,
幸好,我終究在研究所的時候,
才拾回一點信心--那是因為我改走"非演奏路線"。
對我來說,學音樂這條路吃足了苦頭,
但是,說不好嗎?
好像也還好,
主修練不過人家就算了,承認吧!
被人輕視被恥笑,反正也是事實,能怪別人嗎?
然後繼續努力練......祈禱考試不要忘譜上台不要出糗,
另外,
自己獨奏或與他人合奏也確實能得到演奏音樂的快感,
雖說比起其他同學術科是不怎樣的,
但是好歹也是一樣技能,
可以拿它來混飯吃,
也很容易引來一陣羨慕~~哇!妳會彈鋼琴ㄟ!!好厲害啊!!!
所以至今我還很難回答--學音樂這件事到底是好還是不好....

當老師這件事也是,
現在要當老師很困難,
考也考不進去,
當老師真的也沒什麼不好,
薪水也不多不少,
雖說是死薪水,
但也比一般工作多,
累不累也還好,
早上七點出門下午四點半回家,
比起竹科工程師每天晚上十點多才回家甚至更晚,
或者比起炸雞排炸到手軟的小吃攤老闆,
老師這工作實在是用腦一半用體力一半,
很"平衡"的工作。
只是孩子天天吵,
我常常午餐食不知味,午覺也沒睡,
不過,習慣了也不怎麼累就是。
大家都知道我不怎麼喜歡小孩,
平常連逗小孩玩都懶,
寧願跟寵物玩,
但是也不討厭小孩,
大部分的孩子還是蠻可愛的,
相處久了他們也很窩心,
一心賴定妳,沒有妳不行。
但是我的特質很不適合小孩,
我不喜歡管別人,
尤其痛恨"必須要求別人一定要照我的方式去做",
但是國小孩子不給個嚴格的規範到後來會無法收拾,
而且老師的作法和規範同時形成兒童的人格及處世方式,
所以不能隨便他們去,
(雖然我還是常常說:這是你家的事!妳自己看著辦!!)
另外我也不擅長炒熱氣氛,
不會帶領群眾情緒,
我 討厭 精神訓話,精神喊話,
也從不激勵士氣的大聲吼叫加油之類的....
且對於多項的日常常規視而不見,
比如:遲到.沒帶該用的物品.抽屜髒亂.櫃子亂七八糟.地板很多紙屑.....
總之我的忍受度還蠻高的,
雖然我想到時會"管一下",
但是那都是在看別班老師在罵的時候意識到!
對吼!我們班就是他在罵的那樣ㄟ!!
由此可證越龜毛或越會鑽牛角尖的真的很適合當國小老師.....
但是這些特質我沒有,目前還在慢慢培養當中,
(所以當你下次看我開始會碎碎念或頤指氣使的時候,就知道我已經練成啦!)
因此當老師邁入第二年,
倒也過得安安穩穩,
雖然中間有一次差點跳槽到樂團,
但是,習慣的枷鎖實在很可怕,
想到要去一個完全陌生的領域,
沒一點強迫的手段實在離不開舊有的生活,
加上拉拉雜雜的一堆原因,
雖然當國小老師這點實在是在專業上有點浪費,
但是,因為我懶得改變,
那也乾脆就是這樣啦.....
因此,人家問我,
當國小老師到底是好還是不好,
啊!我真的不知道ㄟ!!

所以最近我常在想,
我的人生截至目前為止,
還真是渾渾噩噩啊!
一直不知道自己要的究竟是什麼,
無法任性起來~~
也很難卯足了勁去喜歡什麼~~
因此只能藉著"習慣"以及"刪去法"來過著生活,
(不過還好我還知道自己不喜歡什麼,所以才能用"刪去法")

然後又不能免俗地要扯到上帝,
但是我也真的相信祂一路帶領,
走過的每一步,
就算我不瞭解背後的真義,
但是祂是我心靈的靠山。


~~~~~啊!扯遠了......怎麼從讀書心得扯到自己頭上呢?
大概是因為女主角跟我一樣拉大提琴吧?!


總之這本書很好看,
也許學音樂的人會特別有感觸也說不一定,
另外,
書中對於才華洋溢的人,
也有了悲哀的描寫,
成功的天才畢竟是少數,
多數的天才埋沒在社會桎梏下的洪流中,
永遠也沒有見到伯樂的一天,
甚至連要找個能互相瞭解的取暖對象都很難。
女主角到後來,才藉由別人,
瞭解了已逝去的戀人其實真的在她身上找到了溝通的出口,
因此得到了重拾音樂演奏夢想的契機。

-------以下節錄自書本----
康臣光靠直覺所做的提示,
是正寬這種靠著努力一點一滴累積實力的人,
所無法理解的。

正寬的努力確實有了成果。即使閉上眼睛,
也能夠精確的遵照康臣之前的指示,
遇到弱的地方弱,
該強的地方也能彈出大鍵琴極限的強音。
但是,這就好像教一個失去味覺的人,
用量杯測量調味料,
所做出來的料理一樣,
和音樂的本質相差甚遠。--86---


一有問題就馬上理性思考,
列出幾個解決辦法,再衡量利害得失,
篩選出最佳方法......
也許支配正寬生命的,
既不是欲望,也不是熱情,
是這一連串的手法。
這份空虛現在正在蛀蝕他的五官。--230---

現在她才知道,之前的情緒是刻意營造出來的。
和孩子看那場電影的感動,
並不是發自內心,只是她刻意營造的。
二十年來,
她不是一逕刻意要扮演好老師.
好公民.好媽媽的角色嗎?
人只要努力去愛,就可以愛人,
只要有心感動,
就可以產生共鳴。
既然人格.感情都可以靠意志力來塑造,
那麼有些事情也可以永遠埋在心靈深處,
就這麼帶進棺材裡。
可是這些刻意經營的情緒,
只不過是一時的假象。
只要一鬆懈,
便馬上墜入虛無之海。---253---

 

 

 

 

http://forum.yam.org.tw/bongchhi/old/book/book34.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yycyy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