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咖啡與茶

最近在學校實習的日子,
剛好中年級的都喜歡互請喝飲料,
我這個實習老師自然也就常常會分到一兩杯,
其實對我來說有點尷尬,
因為平常我很少喝飲料的。
我想,我這學期喝到的珍珠奶茶,
應該已經超過過去三年所喝的杯數了吧!

無論便利商店包裝的茶,像純喫茶之類的,
或者路邊攤的搖搖搖珍珠奶茶類,
其實我是不太能喝的,
所以倒不是為了省錢或怕胖,
而是不知道為什麼,
這一類的茶我喝了常常會有心悸的情況產生,
而且這種外面賣的飲料都量很大,我一次喝不完,
又不喜歡放著喝一個下午,
所以才很少喝外面的飲料。

其實我是很愛喝茶的,
也很常喝,
但是得自己泡,
而且偏好不加糖的茶,
冰的熱的都一樣,
我就是不喜歡茶加糖。
(記得去蘇格蘭玩的時候,
寄宿家庭的老奶奶,每次看我喝茶不加糖,
不可思議地看著我,
我喝的時候則在旁邊幫我皺眉頭。)

所有的茶裡面,
我最愛東方美人,
那種被小蟲蟲啃蝕過的,
自然地散發出一種奇特的香味,
特別令我感到喜愛。
小時候偏好比較苦澀的綠茶,
後來就沒有那麼喜愛了。
烏龍茶陪我度過升學時代的日子,
很中庸,很穩定的感覺。
紅茶的話,
一定要好一點的紅茶,
喝起來才會有感覺,
小時候一般印象對紅茶的印象就是甜甜甜~~
(說到甜紅茶,不得不提一下上次去印尼,
去宮廷或清真寺當客人的時候,
總是有人奉上紅茶,
熱紅茶裝在玻璃杯裡,還有個蓋子,
甜到不行,有時候眼睜睜看著他把茶倒進杯裡,
接著倒進滿滿一匙砂糖,不是喝咖啡那種攪拌小湯匙哦!
是我們台灣在吃麵用的那種size的鐵湯匙,
每次都不知道是在喝糖還是喝茶,
不過我想這也是有道理的吧?
根據我的猜測,喝茶不只止渴,
同時可以補充較多的熱量,
他們工作量多,卻吃的不佳,
也許這些「中場休息」時奉上的紅茶可以振奮血糖吧?! )
像珍珠奶茶店的那種紅茶,
或者附餐飲料的紅茶,
都有一種特別的「對號入座」的味道,
而我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
才知道好喝的紅茶,
真的可以用「醇」來形容,
香氣不輸人,喝起來口感溫潤,
感覺上很東方,像玉石.....
順帶一提,
日月潭產的紅茶,出其不意的好喝。

咖啡呢!
近年來幾乎成了拒絕往來戶,
其實仔細想想,
也許我從來沒有真正喜愛過咖啡的吧?!
我國小就開始喝咖啡,
為什麼呢?
也許是一種自以為是的標籤吧,
因為很多音樂老師都喝咖啡,
好像喝咖啡琴才彈的好似的,
這是一種很奇怪的,被貼上標籤的一種..."符號"嗎?
忽然有點了解為什麼許多民族的宗教有模擬巫術之類的咚咚了~~
這不是跟我小時候喝咖啡有點像嗎?
披上豹皮=擁有豹一般的力量,
喝咖啡=擁有音樂老師一般的厲害,
披上豹皮當然未必就有豹的力量,
而當然也非喝咖啡琴就會彈的比較好,
只是,
在小小心靈裡對於崇拜事物的一種模仿吧?

當然,長大了漸漸地體會到自己並不愛咖啡之後,
就越來越少碰了,
我還是喜愛咖啡香,
像我在台大的宿舍一樓就是咖啡廳,
有時一進宿舍就聞到那股味道,
感覺特別不同。

我家是茶和咖啡都有在泡的,
爺爺是標準的喝茶的民族,
清晨出門工作,十點多時喝茶吃茶點,
午覺過後,也喝茶吃茶點,
小時候和爺爺奶奶住一起的時候,
很喜歡喝茶的時間,
因為小孩不喝茶但有茶點。
咖啡是老爸的新樂趣,
我們漸漸長大後他開始喝咖啡,
可惜我就漸漸戒掉了,
於是家裡小弟陪他喝,
我家小弟是可以喝雙倍義式黑咖啡的人,
而且還續杯。
於是家裡的咖啡器具也漸漸多了起來,
後來連咖啡樹都蒐集來了,
最近後院種的咖啡樹還結咖啡豆呢!

台灣這幾年來喝茶的人口似乎越來越多,
路邊攤的珍珠奶茶,
還有便利商店賣的罐裝茶,
應該是台灣文化的一種特有現象吧?
而且有逐年升高的趨勢,
在中國文化的遺留下,
喝茶的藝術,
從早期爺爺式的喝茶,
養茶壺耕讀園式的喝茶,
一直到泡沫紅茶店,便利商店,
年輕人人手一罐的情況看來,
這種喝茶文化轉變後以另一種形式繼續存在我們的生活中,
即使星巴克也越來越多,
但是喝茶文化還是領先咖啡文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yycyyin 的頭像
    cyycyyin

    小亂亂的喃喃自語

    cyycyy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