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班多拉美聲樂團」
壓根ㄦ不知道這是什麼團體,
看簡介知道班多拉是一種樂器,
聽起來音色如何
表演內容會是什麼樣也不知道,
但是,
存著一股民族音樂學的精神:P
想去瞧一瞧這到底是什麼東東,
所以買票去聽了~

果真,一出場就很有看頭,
我想,外貌都是挑過的吧,
因為胖瘦和高矮都差不多,
而且看起來都是美女!

非常整齊地華麗民族風衣著,
每人手執一把班多拉琴,
配合著琴聲,
一開口婉轉繞樑的音色,
真的讓我目瞪口呆,熱血沸騰。
也許太久沒聽音樂會吧,
我真的被那清亮的聲音深深吸引住,
獨唱的時候聲音有點薄(但那也可能是唱法不同的關係)
但是合唱的時候,
聲音卻是相當美,
音質相似,音樂性也一致,
不只人聲,還配合著琴聲,
以及肢體動作都相當一致,
也就這樣整體感才能造就出如此美妙的音樂吧!
尤其是句子的拋物線做得實在是讓人聽了渾身舒暢,
要訓練到全部團員的音樂性如同一體,
真的就是指揮的功力了!

總之是個非常好的表演!
美的音樂讓人感到舒暢,熱血沸騰,
不一定要是強烈的音樂,
像如此柔美簡單的音樂,
在質樸之中的精緻和美麗,
是非常動人的~



~~~
報導與簡介如下

出自網址:
http://cms.www.gov.tw/NewsCenter/Pages/20080522/20080521cfp0318.aspx?CurrentNode=11&NextNode=0&QueryType=1&ShowOrgMenu=0&TranslateMenuName=34269_25991_25945_32946_&Page=6

千年樂器結合美聲 烏克蘭樂團訪台巡演  
張貼時間:2008/5/21 上午 12:00   資料來源:中央社 
 
將千年樂器班多拉與天籟歌聲作完美結合的
「烏克蘭班多拉美聲樂團」首度受邀訪台,
五月二十一日起於北中南巡演。
此次來訪的樂師年輕貌美,
技藝精湛,歌聲甜美,身著傳統服飾,
賞心悅目,是台灣觀眾難得一見的天籟美聲饗宴。

   
班多拉是烏克蘭現存最古老的撥絃樂器,
歷史超過千年;聲音非常近似大鍵琴,
但琴韻卻比大鍵琴更幽婉動聽。

班多拉最初僅是傳統舞蹈的伴奏樂器,
在十五至十八世紀非常盛行,
樂師們一邊彈奏班多拉,
一邊演唱讚頌烏克蘭哥薩克人的歌曲;
隨著時間的演變以及烏克蘭民族意識的抬頭,
樂器本身也起了較多的變化,
金屬琴絃漸漸取代原本的腸線,
絃數和琴的體積也因應演出需要而增加,
目前的班多拉琴共有六十三絃,
音階完整且可以輕易轉調。

「烏克蘭班多拉美聲樂團」
由伊莉娜‧索多莫拉 (Iryna Sodomora)在1973年成立。
她在樂團中擔任獨奏也擔綱指揮,
卓越的音樂天賦讓她曾擔任烏克蘭的文化大使。

樂團此行將演出烏克蘭傳統歌謠外,
還將演唱苦練多時的國語歌曲,
雖然團員們中文發音、咬字並不那麼完美,
但她們可都硬背下來。
伊莉娜‧索多莫拉表示,
歌聲優美、彈奏琴聲動聽除了技巧之外,
更重要的是發自內心的感情。

這個烏克蘭樂團曾參加過許多國內外的比賽。
1990 年奪得烏克蘭極具指標意義的葛洛馬達(Gromada)
國際音樂節的首獎而聲名大噪。
2000年七月,
更被選中在教宗造訪烏克蘭時,特別為教宗獻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yycyy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